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

【創創週專訪_拉進時尚與大眾的距離_Fersonal創辦人王涵】


王涵,現就讀台大戲劇系四年級。大二參加YEF第一次接觸到創業的生態,後來決定休學一年隻身到美國創業,教導書法的歷史與漢字演變。大三在創創第五屆專題討論做了〈Runway走時尚〉創業專案,舉辦時尚走秀派對,希望藉由時裝秀拉近民眾與時尚的距離。現為〈fersonal男性專屬形象顧問〉的創辦人與執行長。

*進入創創以前-給想申請的你們一些話
王涵認為,要求每個人都是為了創業而申請創創學程是不可能的,但是她希望申請的人能更確定自己可以投入一年的時間在學程中,而不是為了學程修畢證明的文憑申請。文憑和畢業證書一樣其實只是一張紙,如果大家抱著沒有學程文憑也會認真把事情做好的心態會更好。如果修一個學期就退掉學程,影響到的不只是自己,也會影響到其他要繼續參與課程、專案的人,對他們不公平。
「我覺得學程在做的事情就像埋下種子,很重要。」王涵覺得進了創意創業學程後,不一定要當下就創業,但是創創學程很在乎埋下種子的過程,也就是創業的種子,而這種子可能會過一段時間、過好幾年之後才發芽。
進了創創學程,她發現有很多有趣的人,「申請競爭這麼激烈,每個人被老師錄取進來都一定有他的原因。」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些夥伴與同學,並好好相處。創五(創創第五屆)對王涵來說就是一個大家庭,大家有各自的資源與擅長的事情,做事情的時候就會互相幫忙、互相扶持。

*創創帶來的改變-心得與反思
因為是創業之後才加入創創的,經過課程的學習之後,王涵突破了很多之前創業上的盲點。例如之前在美國創業的時候沒有很在意管理層面,只在意產品的推出,在進到創創之後才學到團隊的管理。之前的創業都是自己獨來獨往,而創創之後都是用team project,但是王涵認為team project有好處也有壞處。
「在創創最大的心得就是體會到夥伴的重要性。」她覺得團隊的人不一定要多,而是要找能把事情確實做好的人。只要看得出來他們的熱情,就會很好的執行力;而人多的團隊反而會花較多地溝通成本,因為大家不一定有一樣的使命感,所以投入的時間就會不同。另外,她認為在參與團隊的時候,自己要決定要當領導還是順從的人,不要不想當領導人卻又很多意見、一直否決別人的意見,這樣就形成自我矛盾的狀況,所以在參與團隊專案的時候要想好自己在團隊裡的定位。
「最好的朋友不一定是最佳的創業夥伴。」王涵說,朋友做事情的態度與方法可能不一樣。雖然對彼此都能互相理解,但是不一定適合一起工作。

*創業的態度
王涵喜歡用不同的商業模式來執行一樣的中心想法。她做的三個創業:書法教學、〈Runway走時尚〉、〈fersonal男性專屬形象顧問〉看似不同,但其實都繞著想要讓大眾更加認識時尚的想法,讓大眾與時尚比較親近。王涵提到一本書《創造力》,書中提到人一生中要選擇一個領域發展,而王涵就是在設計、時尚的領域做探索。他認為創業及人生要從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。領域並不是像科系劃分一樣的制式化,是你有興趣、有熱情的地方。

是否有過失敗的經驗?
其實很多經驗看似很成功,但是自己看其中的過程都有很多失敗的時候。但是王涵是個不服輸的人,會一直嘗試,直到把事情做好,所以別人看結果的時候就覺得很成功。王涵覺得失敗就像是有週期性的,覺得失敗之後,會順利一段時間,又失敗,又順利一段時間,但是失敗之後還是會繼續創業。王涵說自己對創業上了癮,享受創業的生活形態。
和美國史丹佛大學學的生討論過,美國的學生休學創業的風氣很盛行,雖然我們都較常看到表面成功的例子,但在美國的創業風氣是就算不是一個好點子,也會找更多的人投入,甚至整個團隊休學創業。就算失敗之後戶頭裡只剩下兩位數,同學也會開開玩笑就過去了,然後繼續找創投公司來創第二個事業,創上癮了。失敗後,他們覺得重要的事情是下一個創業要做什麼,相反地,台灣的學生對失敗的耐受力就比較差。

*爸媽對你創業的看法
「把獲得爸媽的認同當作創業的第一個關卡。」因為無法說服愛你的爸媽,那要如何說服對自己沒有愛的大眾?王涵的爸媽從小支持他做不一樣的課外活動與才藝,也支持他要做的事情。她說父母會擔心年輕人創業,只是擔心孩子,想要孩子過更好的生活。家人跟朋友的支持是對創業很重要的動力。

*未來的路要怎麼走
不確定現在的fersonal能不能走很久,但是當然會希望很成功,再用成功的經驗繼續下去,開創更多事業,最後達成自己的目標。